谁给了“野鸡大学”存活的条件?

编辑:艾迪

编者按:

非法的野鸡大学监管自然是第一责任人。这就像面对假货,不能总指望消协来炮轰一样。不过,野鸡大学愿打愿挨的“刚需”、失范失调的高校格局,显然也是难辞其咎的重要肇因吧。


2017年高招结束,志愿填报近在眼前,媒体提醒考生千万别被虚假大学蒙蔽了双眼。最近,河南省教育厅发布该省135所正规高校名单,并公布了全国“野鸡大学”名单。在河南,中原金融学院、河南科技师范学院等6所“李鬼学校”遭到曝光。(大河报)

野鸡大学_副本.jpg

每年的高考一打烊,“野鸡大学排行榜”就开始热闹于朋友圈了。6月11日,教育部权威发布了全国正规高校名单后,381所“野鸡大学”名单随即出炉。这份名单共涉及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成为“野鸡大学”重灾区,共有151所,占总数的39.6%。上海29所、山东25所、江苏17所、河北16所、陕西16所,进入野鸡大学数量排行榜前五位。这些“克莱登大学”,要么是皮包公司、要么是“假文凭批发站”,趁着招生旺季招摇撞骗。

如果抽离“大学”“招生”等涉及教育的关联信息,我们会发现,“野鸡大学”骗局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其或是注册空壳网站,借助虚假学校官网守株待兔式诈骗;或是利用所获取的目标考生信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精准行骗……而无论利用上述何种渠道“做局”,其最终目的都是说服考生及其家长向特定账户转账汇款——所有这一切并不高明,但就技术层面而言,却的确很难禁绝。

这些所谓“大学”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绝大多数只是在名字上仿冒了正规普通高校或其他正规学校的名称。比如,目前我国只有正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没有此次被列入虚假名单的“中国邮电大学”、“中国民航学院”等。不过,真要查处起来,难度系数并不算小。比如许多虚假大学网站的服务器都在我国香港地区、美国等。域名注册方便,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监管难度大。因为在一些欧美国家,个人都能注册“大学”,国际化的骗子总能找到设局做套的幌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指望职能部门对“野鸡大学”一剑封喉,显然不太靠谱。

“野鸡大学”如星星之火,如果非要找出难以灭绝的理由,大概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这些年的院校升级潮铺天盖地。正规院校都在疯狂改名的路上执迷不悔,给“野鸡大学”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这事儿弄得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特别提醒,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正规高校的江湖花名都乱了阵脚,“野鸡大学”浑水摸鱼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在高校扩张的野蛮路径上,少数学费堪称天价的三本院校及职业学院等,在教育教学中跟“野鸡大学”的做派也无甚区别,这在事实上给公众造成了一种错觉:“野鸡大学”也有合法的。

事实上,梳理过往的案例不难发现,“野鸡大学”的受骗者大致就是两类人。其一就是偏远闭塞地区的考生,他们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完全都不知道城里套路有多深,很容易就被骗子那套天花乱坠的说辞绕进去;再者就是一些低分考生、落榜考生,出于“死马当活马医”“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侥幸心理,也乐意花点钱买个“假文凭”出去蒙事,换而言之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非法的“野鸡大学”,监管自然是第一责任人。这就像面对假货,不能总指望消协来炮轰一样。不过,在养肥“野鸡大学”的路上,愿打愿挨的“刚需”、失范失调的高校格局,显然也是难辞其咎的重要肇因吧。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