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骗局如何破?请给老年人的“情感账户”多充点值

编辑:渔舟

打击骗子、瓦解骗术,需要监管部门发力。防止被骗、远离骗局,既需要老年人提高警惕,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尽孝道。如果父母长年累月见不到子女,如果子女表达孝意以钞票来衡量,那么“情感账户”透支的老年人就离被骗近了一步。

以房养老骗局_副本.jpg

事件

日前,北京曝出一系列假借“以房养老”名义的骗局,被骗老人将房产抵押以获得借款,然后将借款交给他人理财,到期后对方还本付息。同时,老人将房产出售、过户等事委托给他人。而所有这些合同,都曾在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以增强其公信力。

《南方人物周刊》相关报道指出,据北京致诚公益刑事项目负责人武婕统计,遭遇这类“银发收割”骗局的老人,北京实际在北京已经超过30户,涉案金额在8000万元左右。他们有的被强制赶出自己房子,有的虽然暂时保住了房子,但因此背负上高额债务。而在夺走老人房产期间,骗局还令老人与家人决裂,将其置于一个绝境。

发声

针对该事件,北京市司法局日前发布消息称,对以“以房养老”名义诈骗老年人涉及公证的情况,司法局已经成立专项调查组来调查。同时,自此之后,北京全市公证机构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或涉及处分不动产的委托公证时,必须有成年子女陪同,办证过程必须进行录像。

原房改课题组组长、现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认为,“事件本身并不是‘以房养老’,而是一个骗局,骗取了老百姓的房子。”他义愤填膺地表示,骗子利用了国家机构,也利用了法律体系和公正服务体系上的漏洞来骗取老人的房子,是赤裸裸的骗术。“这需要我们的法律体系和公证机构进行反思,并进一步完善制度漏洞。”

“而‘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让老人将房屋办理抵押手续,也不会进行二次抵押,更不会去售出。保险公司是通过其他保户的资金来返给老人,而当老人或者子女想要回来房子的时候,还可以用钱买回来。所以,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有保障的,是真正的‘以房养老’。”孟晓苏补充道。

孟晓苏提醒,公众应该看清楚“以房养老”的真实内涵。在认同官方“以房养老”模式的同时,注意甄别风险,仔细阅读保险条例,在子女的陪同下进行投保,以避开非法保险公司的骗局。

反思

理财、保健品、电话诈骗是老年人最容易受骗的三大陷阱,“以房养老”可归入理财一类。一般来说,骗子的操作手法是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设之以害。在“以房养老”诈骗中,骗子向被骗对象鼓吹:把手里的房子抵押借款3个月,就能获得每月10%到15%的高息,到期还能全额返还本金。简言之,先给你甜头,再让你吃苦头,一旦被套牢便万劫不复。

不要指责被骗者是“老糊涂”,一些老年人基于困窘的当下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再加上警惕意识不足,掉入骗子的精准诈骗中,不该被舆论“围殴”。

防范老年人被骗,职能部门早就开出不少药方。比如,2014年12月10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对老年人来说,涉及陌生人谈财谈物,最好的“保守疗法”是“三不”:不接腔、不相信、不配合。这当然是良技,但别低估骗子的手法。我们常说“骗你没商量”,骗子行骗之前最善于“商量”。也有人说对骗子避而远之,可是哪个骗子的脑门上贴着“骗子”二字?

打击骗子、瓦解骗术,需要监管部门发力。防止被骗、远离骗局,需要老年人提高警惕,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尽孝道。老年人被骗,一大原因是缺乏情感慰藉,骗子乘虚而入。在花言巧语的情感“营销”之下,老年人被骗了还替骗子数钱。有网文说,让父母跟得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才是最好的孝顺。怎么跟得上?无非是子女多陪陪父母,让父母尽可能掌握现代工具,多一些防骗技巧。如果父母长年累月见不到子女,如果子女表达孝意以钞票来衡量,那么“情感账户”透支的老年人就离被骗近了一步。(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