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付费知识丨当系统学习成为一种奢望,“听”便有了意义

编辑:芊蔚

道德舆论场-栏目条-聚焦.jpg

知识付费_600.png

背景·速览


2017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一个新兴的互联网业态”成为与会者的热议话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互联网知识服务业,已然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生态的“新蓝海”。


在信息获取便捷,且习惯于免费的互联网语境中,人们为何愿意为了获取知识而掏腰包?


互联网知识服务 为何会兴起?


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兴起,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提供的“硬件”支撑、移动支付日趋普及,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等因素。但最大的驱动力,还在于互联网知识服务满足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迫切需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学习的深厚传统和文化基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对工作、生活甚至是个人命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需求被庞大的人口基数放大,被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强化,为互联网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层面也需要通过建设更完备的知识服务体系,来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知识服务的火热,也正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本质,是在现有的知识生产体系中,将大家想学而没机会学,或者学习成本极高的知识,以更低的价格、更多样的形式、更便捷的渠道交付用户。这正好契合生产力进步的规律:通过更为精细化的分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的确,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常感到缺少相对广博的知识,常觉得自己的原有专业固然专精,但如文史或文化经典等传统知识相对缺乏,而且对新书新知识新领域也缺少了解。同时,他们觉得生活中的琐碎、忙碌和职场奋斗拼搏的压力,又让系统学习变成一种奢望。因此,这种“听”知识的节目一经出现便受到欢迎。

比起经过历史沉淀的传统知识产品,这种“听”来的知识,其实是把专业的知识极度地简化或浅化为能够迅速为普通人理解的相对生动和简单的知识。听觉或视觉的效果往往让知识更加生动,但必然会失掉它高度的专业和完整。这可以说是一种“浅知识”,能让人对某些领域的知识有粗浅的了解,跟上当下的知识流行潮流。

当然,这种知识的特点一是简单化,虽然生动,但难免令人浅尝辄止;二是碎片化,往往不能形成体系,难免有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未必能让人全面了解一门知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觉得对于自己的人生并无益处。三是跨界化,打破了时空限制,为空间多元化的人们量身定制出各具特色的跨界学习方案。

我们从“听”中能获取什么?


有一些人批评从互联网上付费“听”到的知识并没有什么具体价值:只是听了一些有趣的说法,但过后很难有东西能够留下来,对自己的长远人生进步也没有什么帮助。这些说法听起来还是有道理的,这与互联网上知识付费的特点有关,也和互联网上流行的知识传播方式有关。这种付费传播要有相当多的受众才可以持续,他们是当下社会中产群体里的普通年轻人。这些人虽然基本都受过相对良好的教育,但这些教育都是相当专业的,其领域也往往偏于狭窄,而进修和更开阔领域的学习机会也较少。


想通过“听”知识就解决“组织问题”,未免期望过高。因为现代的知识分工高度精细化,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深入到了非常复杂的地步,不可能通过“听”就能让自己提高。像文学、历史之类人们常觉得只要接受过基础教育就能理解的学科,其实也深入到了令人惊异的专门化程度。因此,要想深入了解,就得专门去学。

但靠“听”可以起到开阔眼界、让你受到一些启悟的作用:

一方面是有可能激发你的兴趣,让你更深入去探究。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能够打开视野,受到某些启发。

当然这需要进行这种“浅知识”传播的人,不浮夸、不曲解,能够有趣同时靠谱地进行传播,这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在此基础上,若能带动原来那些不爱读书的人入门,甚至去系统性学习,那还是功劳一件。

尽管“听”里得到的知识,不可能迅速地让你的人生有根本改变,也不可能让你马上变成一个专家。你也无须期望如此。重要的是,我们要对系统性知识和碎片化知识有明确清醒的认知,能够把二者区分开来,多去钻研学习系统性知识。毕竟,这部分的人多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英国作家萧伯纳曾这样描述知识天然具备的交互性、分享性。如今,知识的这些特质,正与互联网时代空前繁荣的信息互通同频共振、和谐共生,描绘着“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美丽图景。(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