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性停车位丨过分同情,何尝不是一种高姿态的俯视
近日,一条“昆明出现女性专用停车位”的消息引发大家关注。
这是一个用黄色标线标识的停车位。对比普通的停车位,此停车位框线内标有“女性专用车位”六个字,其占地面积更宽、更长,附近没有障碍物,也没有其他车位与之相邻,因此停车、倒车都更加便利。并且位置靠近路口处,出入方便又节省时间。据了解,这个女性专用停车位是一家服务企业7月份为女性顾客专门设置的车位。(10月27日 云南网)
有部分网友为此点赞,认为这样的设置非常贴心且“人性化”,能给女司机带来便利,是对女司机的照顾和关爱。但也有专家称,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认为女性不善于辨清方向,驾驶技术不如男性的刻板印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男性中也同样存在着辨不清方向,运动神经差的问题。女性专用车位的设置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出于对女司机停车技术的考虑,认为此举可以缓解她们停车的难题。但是这样的举措也许更会加深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专家建议应该“去性别化”改名为“新手停车位”,以避免出现性别歧视的问题。
站在保护女性群体的角度上看,这样的设置确实可以给女性带来实在的便利。说有歧视女性的倾向,有些夸大其词。可是站在客观、专业的角度来看,对于“女士停车位”的倡导也许会纵容一种很不专业的驾驶行为的产生。毕竟,无论性别,“倒车入库”是作为一名司机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是一项在驾驶考试时必须过关的考试项目。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倒车入库”的技能,才有资格开车上路,成为司机。这个资格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改变标准。开车上路是个“危险活”,作为司机必须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所以,反思“女士车位”中很突出的“女士”二字,无论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如果标准的停车位都无法“倒车入库”,这样的司机开车上路岂不让人提心吊胆?
以不合适的方式去“体谅”另一种不专业,或许是一种“泛化的同情”。在“泛化的同情”下,主观动机上的善,未必会结出客观实际的好果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快递小哥或者外卖小哥打交道,我们也深知他们的不容易。假若他们因为自身的失误,造成派单错误,还请求你为他们的服务打满分,你会不会答应?也许有人会出于“善”与“同情”,考虑到他们的工作强度无比艰辛,很爽快地答应了“满分”的请求。但是,当你为工作艰辛却不太负责的小哥打上满分时,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对那些认真负责的外卖小哥的伤害和不公平?理解、宽容,是美德,但过分的包容与同情,何尝不是一种高姿态的俯视呢?!
每一种职业都值得我们尊重。但令我们尊重的,不应尽是其“辛苦”之处,而应是其内在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所展示出来的专业精神。所以,与“泛化的同情”相比,以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去评价每一种职业,才是对从业者最正确的态度,最真实的肯定与真正的尊重。如此,才会对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商场停车场,考虑到女司机技术差,而设置女性停车位。下雨了,我们呼吁年轻人“不要订外卖”,可是这真的是外卖小哥所希望的吗?你不订外卖,外卖小哥又如何接单挣钱呢?最专业的方式是呼吁外卖公司甚至督促外卖公司在极端天气里给从业人员以更完善的安全保障。我们习惯于以“泛化的同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善”,却很少考虑这种所谓的“善”,到底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我们应呼吁,对于每一项职业,每一种身份来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才值得被尊重。以最大程度的“专业精神”来和周遭世界相处,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