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地打长寿噱头?“长寿食品”被赋予了过度的健康功能
编者按:
长寿现象与人的饮食习惯存在关联性,但如果说吃了某种食品就一定会长寿,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科学依据,因为形成长寿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任由一些企业商家或个人过度透支“长寿之乡”的品牌,这完全就是竭泽而渔。
长寿之地食品多打“长寿”概念
据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吸引了众多病人和老人到来。然而,宣传有“长寿”功能的神力蘑菇、长寿河水、动物喷雾、氧吧洞穴却令一些民众慕名而来,失望而归。广西巴马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其水源也备受追捧。巴马活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宣称“巴马活泉”水源位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的原生态半山腰,无任何污染,“属天然弱碱性水,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益健康,适合人体长期饮用;小分子团水能够快速进入细胞,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律师表示,食品宣传明示或暗示功效,有虚假、误导之嫌。(新京报)
产自中国长寿之乡钟祥的粮食,大米的营养十分丰富,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粮之一。于是,不少地方也打起了“长寿大米”的宣传,钟祥大米就是其中的典型。4月26日,新京报记者在钟祥市八达米业有限公司的天猫旗舰店看到,“钟祥大米”的简介宣称“专家发现铜、硒、锶、锌等微量元素正是长寿的原 因,钟祥大米是长寿老人的主食,也富含钙、钾、镁、铁、锌等微量元素。”并配有长寿老人的图片,称“长寿老人为钟祥大米代言”,强调大米与长寿的关联。为此,新京报记者致电钟祥市八达米业有限公司,想进一步了解产品与长寿关系等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时间,匆匆挂断电话。(新京报)
专家:“长寿食品”被赋予了过度的健康功能
因为土壤中的碘、锌、锶、硒等微量元素含量偏高,一些地区被冠名为“长寿之乡”。商家利用这一噱头大做文章,将当地特产包装为“长寿食品”。事实上,“长寿食品”多为普通食品。那么,普通食品中含有锶、硒等微量元素就有保健功能?
“人的寿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基因、环境等。”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也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这反映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水平。至于和“长寿食品”有多大关系,很难拿出科学的证据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种“长寿食品”都不是长寿的决定性因素。
“若消费者因购买‘长寿’产品,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这种虚假广告的发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表示,《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
“如果发展旅游,带动一方经济未尝不可。但是,过度地将这种功能延伸到产品或上升到医疗的程度,就是拉虎皮做大旗了。这本身是一种对长寿之乡品牌的透支,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长寿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与生活环境有莫大关系,与人的体质、遗传因素也有直接关系。“发展长寿经济,开发长寿产品,是对于长寿地区的一种经济生态链延伸,但不能打着健康的旗号,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