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镜”越来越多 青少年用眼不可小觑
在当下中国,人们对视觉健康危机可能严重低估了。实际上,青少年近视发病情况正在逐年恶化、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70%,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有可能高达7亿人,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口将达到5千万左右。到时候,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都可能面临较大缺口。 (人民网)
儿童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
调查表明,20年前,上海市小学毕业生发展成为近视眼的仅为极少数,但如今,刚入学的6~7岁上海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已接近10%,三、四年级10岁左右儿童近视患病率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6~10岁发生近视的青少年,18岁成年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高于600度)的风险很大增加。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高达90%的大学生是近视。中国20~30岁年轻人中有20%患有高度近视。
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极端的学业压力。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即使这意味着他们童年的大部分时光被关在室内。我们都知道,缺乏自然光会增加近视的风险。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英语、数学、绘画、音乐、棋艺,却牺牲了体育锻炼和户外玩耍的时光。
“爱学习”的东亚人近视发病率高
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开展了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不少学校开展基于iPad使用的实验教学,杨智宽认为,这种方法尤其不智,“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视力。研究表明,以目前的速度,20年后眼底病可能会大爆发。”
这种“近视漂移”的罪魁祸首,专家们认为,一是持续不断的学业压力,二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是,儿童近视的发病率在崇尚“学习”的东亚人群中最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伊恩·摩根2012年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韩国96%的年轻人(20岁以下)患有近视,排名第一,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是85%,新加坡则是8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教授也发现一个问题,文革时的近视发病率最低,而恢复高考(精品课)后近视发病人群日渐增加、且越来越低龄化,“这与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明显相关”。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近距离工作导致的用眼负荷大增”,其中近距离工作视物的距离和持续性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看来手机的危害最大,手机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尤其是游戏更加具有吸引力,它有独立的光源,不需要光照。特别容易导致持续性的视觉工作。”杨智宽说,手机、电脑、液晶电视均含有蓝光损害,而目前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对蓝光的损害认知都非常少,这种蓝光实际上可能会损害眼底。
如何解决这一现状
首先,家长得重视起来,孩子近视不光是简单配副眼镜就可以了。然后做到:
1、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限制,科学用眼。
2、使用时注意姿势、光线和角度。
3、避免观看无蓝光保护的电子屏幕,看书或投影类设备最佳。
4、多参加户外活动,远离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