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以羸弱之躯,去正视80年前南京淋漓的鲜血
(一)“开挂”的人生
张纯如1968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高知家庭,父母皆毕业于哈佛大学。其父张绍进曾是台大物理系“状元”,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母亲张盈盈则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
儿时张纯如(右一)与家人合影
张纯如之名“纯如”,出自《论语》“从之,纯如也”,意为纯正和谐。这个名字是父母在女儿身上的寄托,也是提醒纯如不要忘本真。张纯如天资聪颖,少时即品学兼优,尤擅写作。
中学时,她就读于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附属中学,该校出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其他许多获得杰出成就的毕业生。
中学时代的张纯如
17岁时,她被伊利诺伊大学,数学和计算机系同时录取,是少数获得这一录取资格的女性之一。可在她20岁时,发觉自己更喜欢文学,于是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专业学位,转学新闻专业。
198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次联谊会上,明眸皓齿、身材高挑的张纯如与白人男孩布瑞特·道格拉斯一见钟情,从此坠入了爱河。
张纯如与丈夫合影
23岁那年的张纯如与当时已在硅谷担任工程师的布瑞特·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家庭。
张纯如生前和丈夫儿子的合照
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1996年她的第一本书《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出版后就广受好评,甚至还赢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
优越的家境,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拥有“开挂”人生的张纯如,原本可以一路繁花似锦。
南京大屠杀与她没有太大关系,她本可以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