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须是安静的

编辑:芊蔚

所制无用,就是匠人吗?

7_600.jpg

难道器物的美与实用不能兼容?

《庄子》里,提及了十多位匠人,庖丁、捕蝉人、操舟人……细读下来便可发现,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道。庖丁解牛是因为他了解了牛的身体构造,再日复一日地磨练,自然能“游刃有余”,靠的是顺应天理。

捕蝉者举着竹竿粘蝉,精准得好像在地上捡取,是因为他眼睛只看到蝉的翅膀,而不会在意周遭的变化,这才是专心致志的最高境界,即忘己。其中的“道”就是“无我”、“顺应自然”。

8_600.jpg

器物无论做成什么样,最重要的不是匠人的炫技和表达自我,而是如何顺应自然,让它与使用者有所互动,人才会被器物的美打动,与物相互欣赏。只考虑到炫技,却忽略了人们使用心境的匠人,某种程度上是伪匠人。

他们伪在追求华而不实,伪在不尊重器物的本能,没有为人们的需求而去做。这样的伪,伪在给生活添了太多的奢华却不能用之物。这样的器物,难以和我们发生什么情感的联系,只会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9_600.jpg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