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很长,用心慢慢看
“孤儿”两个字从项目名称里去掉了,孩子们不喜欢这个称谓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发生的时候,阿雪恰好就在那里。
当时她还没有毕业,在那边实习。第二天她就可以换班走了,提前收拾好了东西。晚上第一次爆炸声传来,阿雪和其他人都凑到了窗前。第二次爆炸发生时,玻璃碎了。
阿雪拎着包就往外跑,混乱中手机掉在了地上。身后的人群拥着她往前走,她怕被踩踏,不敢停下,只得被推着一起走到了外头。
公司说,让所有实习的人先各自回家。阿雪掉了手机,她那时唯一一个能够直接背下来的电话,就是何老妈的手机。她借了个电话,拨通了这个号码。
何江萍直接开着车去了天津,把阿雪接回了北京。她很担心阿雪,地震和爆炸,哪一个都叫人够受了。她把阿雪送到了爱心妈妈家,劝她休息一阵子。
“跟她聊天,问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问地震的事情。”何江萍说。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都没能从伤痛中真正走出来。曾有几个孩子上大学离开了北京,偶尔回来办事,人已经到了天通苑的楼下,最终却没有上去。还有很多孩子,在外面从不提起自己的过往。有个孩子为了不在表格上填写父母情况,甚至放弃了助学贷款,宁可紧巴巴地打工。
“起初我还不理解,后来我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想了想,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何江萍试着让自己更加细腻。她注意到,有个孩子私下表达过对“孤儿”这个称谓的厌恶。那时,益童成长中心的原名叫孤儿成长中心,所有的服装和旗子上,也都印着这两个字。
何江萍向中华儿慈会打报告申请了一年,终于把这两个字从项目名称里去掉了,改成了现在的“益童”。
益童成长中心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她把太多的精力投在了益童之家,外孙出生后,女儿一度生病了,亲家恰逢有事,老伴儿也刚做了手术。即便这样艰难,女儿都没有给她打过求助的电话。
“她知道我没时间去的,”何江萍有些落寞地说,“她对我说,‘指望不上你’。”对这样的指责,何江萍根本没办法反驳。从2010年的那个春天之后,她再也没有在自己家里过过除夕、中秋,乃至任何一个节假日。
两年前,何江萍的癌症复发了,很快扩散到了其他脏器。她的腋下已经发黑发硬,医生让她长期静养,她说不行,“没时间”。住院静养被她改成了每天腾出半天工夫输液。
“再给我5年。”她说,“现在益童之家最小的孩子13岁,我一定要再坚持5年,把所有孩子都养到18岁。”
许多孩子一提起她的身体状况,眼眶里就含着泪水。
2018年的春节,何老妈照例是在天通苑过的。
2018大家一起过年
平时围成一圈的长桌被摆成了两排,32个留在益童之家过年的孩子挤坐在桌子两边。桌上堆满了饮料和零食,锅里煮着饺子,是何老妈带着孩子们一起包的。
孩子们轮流上去表演节目,人人都有一个好嗓子。大家站在一起,把手机的电筒打开挥着,高喊“我们爱你”。联欢会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所有孩子挨个跟老妈拥抱。这些十几岁的孩子,许多已经高过了老妈,她一边笑着,一边使劲把他们向上抱起来,仿佛当他们还是小孩一样。
大年初一的饺子她是自己一个人包的,没有让孩子们插手。她怕他们包饺子技术不佳,下锅要是露了馅儿,“寓意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