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很长,用心慢慢看

编辑:啸阳

益童成长中心.jpg

2018年3月2日,何江萍照例起了个大早,今年寒假她一直住在位于北京天通苑的益童成长中心。她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前一天回家睡下都已是凌晨1点多。

女生的宿舍马上要开始装修,最后一批东西这一天就要整理出来。假期结束,孩子们的演出服都该收拾起来了,等到下一个演出时期再拿出来。这里常驻的35个孩子平时都住校,大部分已经陆续回了宿舍,最后一批舞蹈特长生第二天也要返校了,正在收拾行李。

媒体来了,她抽出时间招呼;派出所的片警来宣传安全须知,她出面接待。下午她还得赶回医院继续输液。这位60岁的老人,手臂上还插着留置针头。

她站在益童之家的客厅中央指挥着孩子们摆桌吃早饭,顺道发现了纰漏:“昨晚的桌子怎么没擦?昨天是谁值日?”一个男孩站了出来,小声认了错,拿了抹布补救。何江萍批评了他几句,语气就像平常人家的妈妈在跟儿子说话。

益童之家里,受她照顾的孩子最多时有102个。他们来自青海和甘肃,8年前发生在玉树的一场地震,让他们成为孤儿。在这些孩子眼中,何江萍不只是一个照顾他们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而是一个更亲近的角色——“老妈”。

何老妈忙完了一轮,终于腾出了时间,从笼屉里捡出一个剩下的馒头,就着豆腐乳吃了。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她匆匆填饱肚子,又赶紧走到厨房,揪着一把蒜薹开始择菜。这天是元宵节,老妈还想给孩子们煮些元宵吃,“毕竟是过节”。

阳台上,刚养了不久的两只大狗正懒洋洋地趴着晒太阳。客厅里,孩子们围在桌边预习新学期的功课。厨房里,何江萍手里择着菜,另一位工作人员杨文博正在颠勺,满是烟火气息。

对这些玉树孤儿来说,何江萍给了他们一个家。

何江萍给孩子们包饺子.jpg

何江萍给孩子们包饺子

“我天天站在山上喊你,全世界都听见了,就你一个人没听见!”

索南兰周的家,是在2010年4月14日被夺走的。

凌晨5点多,他和家里人还在睡着,感觉到一阵晃动,从睡梦中醒来了。他们走到院子里,晃动停止,大地仿佛平静了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地仍然是平静的,夜色褪去,天际出现一抹曙光。索南兰周和他的家人都以为是虚惊一场,事实上,不止他们一家这样认为。许多从房子里跑出来的人,又陆续回到了屋子里。

7点多,索南兰周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早上是晨练的时间,这个初中生站在操场上,等待其他同学。

他先听到的是声音。

即使过去了8年,那一天的一切,他依然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来。那种古怪的声音不知道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像打雷,又像是什么东西撕裂了,难以分辨出声源是远是近。索南兰周此前从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此后也没有。

那是地里发出的声音,当地震发生在表土层较薄的山区时,一部分地震波传入空气,变成声波,就会形成这样的声音。地声的出现,有时是在大地震动之前,就像一声悲鸣,预示之后即将到来的灾难。

这是一场7.1级的地震,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深度14千米。

地震发生时,索南兰周离教学楼不到100米。那座楼在他眼前“像豆腐一样从中间裂开,像被一把巨斧劈成了歪歪扭扭的两半,然后倒塌了”。他听到身边有女同学嚎啕大哭,而他在那一瞬间,大脑是空白的。

“还有好多老师和同学,还在教室里。”他沉默了一会儿,对记者说。

他一路从学校跑回了家,然后发现,家没了。无论是亲人还是房子,都不复存在。用了8年的时间,索南兰周才能直面伤痛,重新回顾那段经历。“是老妈给了我继续生活的勇气。”他说。

阿周也是在那一天成了孤儿,当时他才6岁。这个小男孩看着自己的母亲从废墟里被挖出来,头发蓬乱,沾满了泥土和血迹。

阿周一度和奶奶走散了,被暂时送到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华儿慈会),何江萍是孤儿救助项目的负责人。她给阿周洗澡,照顾他的起居。小男孩几乎每个晚上都做噩梦,梦到母亲最后的样子。何江萍只能用拥抱来安慰他。

8岁的小包子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被继父猛地推出了屋子,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被砸成了一片瓦砾。他的继父、母亲、哥哥姐姐,以及1岁半的弟弟都还在屋子里。从那天之后,他家的户口本上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的名字。

带着女儿去玉树援助建设的单亲父亲留下了唯一的女儿。在屋子外放羊的兄弟俩一扭头,家就没了。

当时送到何江萍身边的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2岁半。

玉树地震_.jpg

玉树地震后一位孩子坐在废墟上

因为乳腺癌,何江萍那时已离职在家,休养了四年多。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她动过收养一个地震孤儿的念头,但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了。2010年,中华儿慈会成立之初,何江萍身体已经好了许多,朋友把她介绍了过去。

玉树地震发生后,何江萍立刻动身赶赴青海。老伴儿匆匆取了钱准备捐款,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身体并不算好的妻子从那一年的4月之后,会用孱弱的肩膀,扛起一副多么重的担子。

何江萍回忆,“当时儿慈会也是刚成立不久,没想一个多月后,玉树地震就发生了。”

作为一个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华儿慈会主要对孤儿、流浪儿等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提供生存、医疗、成长等方面的救助。玉树地震发生后,浙江新湖集团将其捐助的一笔5000万元人民币的款项,指定用于玉树救灾,设立“新湖·玉树”专项基金。中华儿慈会联合共青团青海省委,开始实施“百名孤儿成长救助计划”,由益童成长中心负责,有1000万的专项基金划拨给了这个计划。

102名玉树孤儿成为这个计划的救助对象,其中有100名藏族孩子,1名土家族,1名汉族。益童之家承诺,抚养他们到18岁成年。

何江萍在灾区挨家挨户地跑,一家一家地找到一些孩子还活着的监护人,签监护权转移协议。阿周的监护权暂时没拿到,他被送回了奶奶身边。20多天过去了,何江萍该回京了,她不想放弃阿周,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这次,奶奶同意了。下午,孩子被送到了何江萍眼前。

“20多天没见,你想不想我?”何江萍问他。

阿周扭过头,像是在跟她赌气。何江萍乐了,她猜这孩子可能是埋怨自己这么久没去看他,就逗他:“小白眼儿狼,白疼你啦。”

小小的男孩一下就恼了,转过头看着何江萍,叫道:“我天天站在山上喊你,全世界都听见了,就你一个人没听见!”

小男孩说话时的表情,牢牢刻在了何江萍的记忆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