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德·亲情丨中国式孝顺
舆情调查:中西方孝道的区别
中国·利他型孝道:中国人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家庭和血缘亲情,以家庭为核心层层外扩,形成了家庭-家族-社会-国家的基于人情的紧密关系。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子女成长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继续依赖父母;家,成为中国人精神归宿的原点。所以,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子女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因此绝大多数是基于血缘亲情和伦理使命、不求任何回报的“利他型孝道”。
西方·利己型孝道: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且强调以个体为核心,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是法律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是松散的,因此家庭观念并不浓厚。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这么多依赖性,子女中学毕业后就不在家里住,年轻人以独立自主为荣。而父母老了以后也不以子女为依赖,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双方没有这么多义务与责任;即使有,也多是基于市场化规则和履行法律义务的“利己型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