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德·亲情丨中国式孝顺
趣味故事:谢妮可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比如大学毕业后存钱给父母养老、给父母零花钱等“中国式孝顺”也开始在国外流行。比如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工作的华人谢妮可,她每个月都会给父母600美元,支付他们在澳洲的水电费等生活开支。谢妮可说:“为了让我来澳洲留学、定居,父母付出了很多,现在我想尽量让他们生活得轻松些,我想这是完全正确的。”
谢妮可“存钱给父母养老”“给父母零花钱”等事迹经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后,不但在当地展开了热烈讨论,还引得无数西方人点赞。一名澳洲网友说:“这些孩子是很负责任的一代,对父母的牺牲进行回报。而很多澳洲父母很自私,他们只想要‘美好时光’,让孩子早早离家;中国父母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彼此的互相帮助,正是他们成功之处。有多少澳洲人能从中国文化中学到点什么?”
正在德国读书的希腊人斯达莉亚则表示,很欣赏谢妮可的行为;有一个澳大利亚朋友,听闻此事后,现在每周末都回家陪老年痴呆的父亲吃饭聊天。斯达莉亚还说:“虽然希腊没有‘孝顺’概念,但有类似‘尊敬父母’的文化,只是没有孝文化在中国那样的影响力、约束力。”
现在北京工作的荷兰人马维克,在了解了谢妮可的孝行后表示,虽然自己没听说过“孝顺”这个词,但觉得中国人这样的做法很好。他笑着说:“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能这样孝敬我,让我老了后不用自己孤零零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