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记议丨《尧典》是经不是史

编辑:车前

第四

《尧典》记述君臣对话,本是十分风趣有味,而训诂家往往不知文义,解读全无面目,乃至兴味索然。尧问“畴咨若时登庸”后,又问:“畴咨若予采?”“采”字,伪《传》训“事”,马融训“官”。其实“采”者,取也,“谁可以符合我之所取”,正是紧承“畴咨若时登庸”之“时”,也就是说“谁符合我按时考核晋升的选拔条件”。于是驩兜荐共工便说他“方鸠僝功(防救具功)”,意即共工筑堤防,救水患,具有很大功劳,符合按时升迁的条件。但帝尧不同意驩兜的提议,反驳说:“共工的治水理论是不错,但实际效果却与他的理论不一致;表面看起来他贡献很大,可是他的‘巨大贡献’,就是让洪水越积越多以致水漫滔天了。”这就是“静言庸违,象恭滔天”的真正内涵。于是尧便伤叹“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而问“有谁可派使治”。尧的话本是就事论事,就功谈功,就治水说治水,针对性十分明确,且话锋不无反讽之趣。而训诂家不通文义,不知章法,硬要解释成道德评价,说是“貌象恭敬而心傲狠若漫天”,不仅谈话双方驴唇不对马嘴,又与下文洪水泛滥以求治水之人相割裂。将好端端一段文字,说得零纨断素,不成锦缎文章。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