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记议丨《尧典》是经不是史
第五
舜登帝位起用禹、稷、契、皋陶等十六位新人一节,其文章法度亦十分严谨,遣词造句亦非常讲究。舜所命分为四组,每组首命之人必有所推让,即禹“让于稷、契暨皋陶”,垂“让于殳、斨暨伯与”,益“让于朱、虎、熊、罴”,伯夷“让于夔、龙”。但舜有许其让者,有不许其让者。许其让者,舜必说:“俞,往哉,汝谐。”就是命令让者与被让者一同前往,但必须相互协调,搞好关系。不许其让者,则不说“汝谐”,其所让之人皆另有所命,其文例亦有条而不紊。最后说“汝二十有二人钦哉”,含四岳与十二牧共十六人,加上新命十六人,实为三十二人,王引之谓前“二”字乃为“三”字传写脱去一画,其说极确。而今之说者,既昧于文章之法,不顾“四岳佥曰”之“佥”义为“皆”,强改“四”为“太”;又全不理会有无“汝谐”之文例差别,硬说舜所命者为“九官”,四岳为一人,加十二牧,以凑合由三十二人而讹误为二十二之数。
要之,经学须文学而显,舍文学亦无经学。不通文章之道,经学必晦而不彰。(作者:程水金,系南昌大学国学院教授、院长 图源网络)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