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过节丨别让沉重的“债”压垮温暖的人情
纠结:“人情债”的苦恼与沉重
春节是回乡省亲、阖家欢聚的日子,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许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一年只有在春节时能回到家乡。然而,除了团聚和欢庆,很多年轻人过年回家,不得不面临复杂的人情世故,让他们大叹“过年难”。日益沉重的人情负担,给这个传统节日染上了不纯粹的颜色,让节日的喜庆氛围打了折扣。
以让很多年轻人头疼的压岁钱为例。其实,大家小时候都收到过亲戚的红包,都知道孩子们收到压岁钱时有多么快乐。然而,压岁钱的“标准金额”每年都在水涨船高,这两年甚至到了动辄上千元的地步。一些人过年要给十几个亲朋好友的孩子发压岁钱,这自然让人感到苦恼与沉重。
再比如,有的村子有大兴酒席之风: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孩子没出生就有“保胎酒”,甚至母猪下崽也要整个酒;有的地方盛行“天价彩礼”,追求“万紫千红”(人民币紫颜色的1万张、红颜色的1000张,共15万元),“新三‘金’”(不是以前所指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而是三斤百元大钞,大约10万元),“一动一不动”(一动是车子,不动是房子);还有的地方还“人情礼”要加码,这次收的“人情礼”是1000元,下次还的“人情礼”就至少得1200元……有农民感叹,“一年忙到底,10亩地的收成全送人情了”。